欢迎来到 反腐倡廉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廉政教育

誓死不屈

发布时间:2024-11-24 07:51:50 作者:佚名   来源: 甘肃纪检监察网

  在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岑河镇的革命历史上,一位共产党员“宁做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革命气节令人感佩。

  这位共产党员就是彭祥麟。他1917年出生于沙市一个小商家庭,自幼聪慧,1932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宜昌“四川中学”。在学校中共党组织负责人的引导下,他阅读了大量进步书刊,并深入研学了《共产党宣言》等马列主义著作,内心从此播下革命的火种,并于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当时的中国,满目疮痍,彭祥麟痛心疾首,誓要以“星星之火”促燎原之势劈开那黑暗。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不久,彭祥麟从宜昌回到沙市开展革命工作,在沙市地方党组织的安排下,他以“树人小学”校长身份作掩护,积极组织民众开展抗日救国运动。

  1938年7月,中共鄂西区党委扩大会议在荆沙地区召开,彭祥麟被任命为荆沙区委组织委员。同年底,中共江陵县委成立,彭祥麟任组织部长。随后,党组织安排彭祥麟以“战地服务团”的名义到沙市岑河地区的老革命根据地张家隔堤(现新河村)一带宣传抗日、建立党组织。

  1939年5月,湘鄂西区党委书记钱瑛为了加强对荆沙地区党组织领导,在沙市成立中共江陵中心县委,彭祥麟任组织部长。次年6月,日军侵犯沙市,境内绝大部分区域沦陷。江陵中心县委随之东迁岑河,彭祥麟受命组织荆沙地下党员和进步学生分赴岑河、三湖农村,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截至1940年6月,彭祥麟组织发展共产党员154人,并建立了20个党支部和6个党小组。

  1940年10月,江陵中心县委划属中共鄂豫边区领导。彭祥麟化装成卖鱼人,一路躲过盘查,辗转来到京山,向鄂豫边区党委李先念、陈少敏等主要领导人汇报工作。随后,来不及休整,彭祥麟接受了新任务,又匆匆踏上新的征程。

  革命的火种逐渐燃烧,渐成燎原之势。1941年3月,江陵中心县委改回江陵县委,彭祥麟任县委书记、县长。次月,江陵县委在岑河木垸村的“龙陈潘”召开全县各界人士代表大会,决定成立江陵县抗日民主政府、新四军第五师襄南独立十四营。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独立营取得了龚家桥、清水口等数十次战斗胜利。

  1941年10月5日,因叛徒的出卖,独立营被国民党反动派“围剿”,彭祥麟不幸被捕。

  国民党头目凌兆尧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菜,邀来彭祥麟的昔日同窗雷必振,企图劝降彭祥麟——“只要你说一句不干共产党了,他们马上就放你出去!”彭祥麟不为所动,铿锵有力地说:“道不合不相为谋!你寅时放我,卯时我就干共产党,重组抗日游击队!”敌人见劝降不成,恼羞成怒,对彭祥麟施以酷刑——用鞭子抽,用烧红的铁块烙,用竹签穿手指。彭祥麟饱受非人折磨,依然正气凛然,誓死不屈。

  1941年10月16日,为了革命事业,彭祥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仅24岁。

  “他年轻而短暂的一生,是光荣而卓越的一生。”彭祥麟生前的警卫员朱志森说,他坚定不移的革命信仰与视死如归的革命气概,如黄钟大吕响彻大地,其英雄事迹已被刻入历史的丰碑,引来无数后人瞻仰。(陈白云 肖玉卓)

  

  


原文链接:http://www.gsjw.gov.cn/contents/6328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