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反腐倡廉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廉政教育

打好激励担当作为“组合拳”

发布时间:2024-10-29 23:43:07 作者:佚名   来源: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中国式现代化是前无古人的宏伟事业,对干部的能力素质和精神状态提出了更高要求,组织部门要着眼解决干部“一乱三不为”问题精准发力,充分激励干部开拓进取、干事创业。

  推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着力破解“乱作为”问题。当前,少数领导干部罹患“政绩冲动症”,急功近利上马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寅吃卯粮、举债度日,有的甚至搞统计造假、“虚假政绩”。只有党性坚强,才能保证政绩观不出偏差。要持续深入开展正确政绩观教育,引导干部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从思想根源上筑牢防范“政绩冲动症”的堤坝。充分发挥考核评价“指挥棒”作用,优化指标设置、列出负面清单、划出底线红线,考准考实政绩成色。严格考核责任,提高考核质量,强化结果运用,推动各级干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多做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得民心的事。加强对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情况的监督检查。综合运用“常规+专项”巡察、环保督察、审计监督、统计监督等成果,加强对干部政绩观错位行为的监测预警、防范纠治,发现在早、处置在小。

  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着力破解“不作为”问题。坚持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方向,认真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坚持在重大任务和斗争一线培养发现干部,着重考察政治定力、为民情怀、能力担当、工作实绩,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为识别干部、评判优劣的重要标准,大力选拔使用能扛重活、敢打硬仗、实绩突出的干部,让敢闯敢干的有舞台、让埋头苦干的有盼头、让清正为民的有底气。探索建立不胜任干部预警机制,细化便于日常考察的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具体情形,明确“下”的标尺,优化“下”的程序、拓宽“下”的渠道,实现精准识别研判、提醒警示、分类施策,坚决不用“躺平”干部。建立健全“下”的干部教育管理使用办法和工作台账,帮助放下包袱、改进提高、“满血回归”。对影响期满、表现好的干部,符合条件的,按照用有关规定正常使用,形成能上能下的良性循环。

  落细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着力破解“不敢为”问题。当前,部分干部干事创业心存顾虑、畏手畏脚,担忧“多干多错”“鞭打快牛”,害怕触及矛盾“引火烧身”,畏惧得罪人被举报诬陷,担心误触“雷区”被追责问责。要建立干部容错和免责清单,细化容错纠错情形,对符合相关规定的予以减责免责,从制度层面保护干部敢闯敢试积极性,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推动澄清正名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开展,进一步完善失实举报澄清机制,规范澄清正名相关程序,对符合澄清正名条件的干部,纪委监委和组织部门及时启动澄清正名程序,切实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坚持激浊扬清、祛邪扶正,严肃查处捏造事实、伪造材料、匿名诬告、造谣传谣等诬告陷害行为,推动形成激扬正气、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

  健全完善常态化培训机制,着力破解“不善为”问题。当前,一些干部存在思路不清、能力不强、经验不足、办法不多等情况,面对机遇慢人一拍、面对难题束手无策。要扎实开展基本培训,坚持按需施训、应训尽训,分级分类、全面覆盖,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入实施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计划,紧扣乡村振兴、旅游发展、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等产业发展所需开展专题培训,帮助干部拓宽思路视野、更新思想观念、提升履职能力。有计划地把干部放到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锻炼,放到艰苦地区磨炼,放到吃劲岗位历练,推动干部多经历“风吹浪打”、多接“烫手山芋”、多做“热锅蚂蚁”,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


原文链接:https://www.lndj.gov.cn/portaluploads/html//site-4/info/5186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