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反腐倡廉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理论研究

反洗钱研究的“深耕”与“细作”

发布时间:2024-08-10 01:48:35 作者:佚名   来源: 最高人民检察院

  

  学术研究讲究深耕细作,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盖因不深耕,不能穷尽学问之妙;不细作,不能概览学问之盛。“深耕”讲的是学术的深度,“细作”讲的是学术的广度。学术只讲深度则显得偏狭,如“阳春白雪”不接地气,不能服务于实践;相反,只讲广度则容易陷于肤浅,不能道尽学问之妙。因此,优秀的科研成果往往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深度与广度的统一。在笔者看来,北京大学法学院王新教授2024年新著《洗钱罪的理论与司法认定研究》就是这样一部深耕细作的著作。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因为作者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研究金融犯罪并在此过程中注意到洗钱犯罪相关问题后,持续研究洗钱犯罪近二十年。作者曾在研究洗钱罪的概念诠释与规范构造的基础上著述了《反洗钱:概念与规范诠释》一书。近年来,随着国际范围内洗钱罪的代际演变,反洗钱在司法实践中面临更多棘手的问题,加大了对反洗钱理论上的需求。作者敏锐地抓住这一知识增长点,并在社会治理框架下将反洗钱研究深度展开,本书即为这一展开的最终成果,是作者二十年如一日对反洗钱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在反洗钱研究领域的“深耕”主要表现在:通过国内和国际双重视野下的思考,作者深刻认识到,随着科技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洗钱罪在国际范围内呈现严重化和泛滥化态势。洗钱行为的变化,给反洗钱工作带来新的问题。为了适应反洗钱与预防上游犯罪的现实需要,国家修改相关立法,将洗钱罪从依附型犯罪转变为独立型犯罪。在此背景下,作者提出反洗钱领域也要实现理论跟进,提出新的教义、规则、标准和方案。就后者而言,作者力求深入实践,以理论服务实践,以实践作为检验理论的重要标准,从而达成了反洗钱的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研究层次上,作者既没有停留在法教义学的范围之内,而是将反洗钱融入社会治理框架中,将反洗钱作为社会控制和国家治理工作的关键一环,也没有停留在法律层面,而是将反洗钱作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政治问题来看待,在洗钱罪的解释和适用中追求政治效果、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相统一。

  在反洗钱研究领域的“细作”主要体现在:在研究方法上,追求社科法学与法教义学的平衡。如果没有社科法学的支持,法教义学往往沦为技术之学。为避免这个问题,作者将反洗钱研究置于社会治理框架下,力争用社科法学的视野推进洗钱罪的教义学研究。比如,为了研究网络时代洗钱罪的新问题,作者梳理了网络化对洗钱罪的行为类型影响等方面的情况,将“我认为”建立在“我发现”的基础上。作者多次强调,在处理新型网络洗钱犯罪时,需要辩证地确立打击洗钱犯罪的司法理念,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对洗钱行为进行“穿透式”审视。这需要社科法学的功能主义视角,而不是技术流的法教义学能够独立完成的。另一方面,在研究视野上,作者不仅借鉴了国际反洗钱的成功经验,而且通过历史与跨国的比较,深入探讨了洗钱现象的“结构性变迁”,从而为反洗钱理论的更新提供了新思路。

  正因为作者在反洗钱研究领域的“细作”,才实现了本书在反洗钱实践上的“多维”展开。首先,在立法论维度上,通过评估国内反洗钱立法与我国参加的国际公约以及明确承诺执行的国际标准的差距,作者建议,洗钱罪在立法上要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在当今,反洗钱不是一国所能解决的问题,必须通过跨国合作实现对洗钱犯罪的全面打击。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在立法和司法上加强国际合作。其次,在解释论维度上,通过对洗钱罪与赃物犯罪等关系的探讨,以及对惩治洗钱罪的司法认定难点问题的剖析,我国有关洗钱罪的特殊方式所产生的具体问题得到了解决。最后,在刑事政策维度上,作者主张在反洗钱工作中提高政治站位,将刑事政策融入司法解释和法条适用,并在追求政治效果的框架下,加强有关部门的多层面协作,形成合力,全面推进反洗钱工作。

  也正是因为作者的“深耕”,才实现本书在反洗钱理论上的“高维”展开。其一,理论与实践的互相验证。作者不仅深入挖掘了洗钱罪在立法上的变迁及其背后的社会基础与国家需要,而且力求妥当解决实践中公检法所面临的疑难复杂问题。作者在最高法和最高检分别挂职副庭(厅)长期间,坚持深入第一线,为洗钱罪司法解释的出台与疑难案件的办理提供理论支撑或解决方案,这集中体现在本书附录“关于洗钱罪司法适用的座谈和调研问题回答集”里。其二,体系性思考与问题性思考的结合。为了更好地解决实践中的疑难问题,作者梳理洗钱罪的立法变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洗钱罪保护法益与规范目的的发展演变,以此作为指导洗钱罪构成要件解释的重要指南。可以说,作者不仅重视梳理洗钱罪的立法体系,更注重解决实践中的疑难问题。其三,事后打击与事前预防的统一。作者认为,单靠刑法事后打击洗钱犯罪是远远不够的,要真正实现对洗钱罪的釜底抽薪,需要增强银行、证券等行业的反洗钱能力,从而避免了单一的打击论。

  应该说,对于社会科学来说,只做抽象理论研究无疑是最省力、经济的,但是这样的研究往往是脱离实践和肤浅的,无法真正解决具体问题。但是,扎根实践的研究又是辛苦的。在“理论自洽”与“服务实践”这两种追求之间,作者不厌其烦地深入实践,将服务实践作为第一追求,致力于为司法实务提供新思路新思考的同时,贡献更多理论创新和知识增量。从这点来说,从《反洗钱:概念与规范诠释》到本书,不仅是理论向实践的充分展开,也是实践对理论的升华。事实证明,只有充分面对实践的理论才是好理论,也只有妥当解决问题的思考才是深思考。本书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成就,最终实现了反洗钱研究的深耕细作。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


原文链接:https://www.spp.gov.cn/spp/llyj/202408/t20240808_66270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