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反腐倡廉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反腐时评

谨防矫枉过正“病”

发布时间:2024-05-26 00:48:48 作者:佚名   来源: 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

  

  

  近期,不少地方和单位纷纷解散各种工作群,会议频率、发文次数、调研督导等明显减少,签到打卡、统计报表、积分排名等骤然下降,不少基层干部在如释重负、拍手称快的同时,也有党员干部隐隐担忧“会不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从而出现‘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责任悬空、集体躺平’‘无所事事、无所作为’等现象?”

  这种担忧并非完全庸人自扰、杞人忧天。俗话说:“过错过错,一过就错。”凡事皆有度,一旦过了度,就会事与愿违,导致错误频发、违背初衷。当前,全党上下正在着力开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文山会海、迎来送往、层层加码、督查考核、一票否决等让群众深恶痛绝的一些不良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但如果出现矫枉过正,导致“度”没有把握好,比如重要的会议不敢开、实用的工作群不敢建、必要的调研不敢去、该有的督导不敢开展等等,就有可能从“减负”演变为“减责任”“减担当”“减作为”,严重背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本质要求,进而导致一些自觉性本来就不是很强的党员干部更加有恃无恐、放任自流,一些纪律性本来就不是很好的地方(单位)更加自由散漫、一盘散沙,一些催着撵着甚至抽着鞭子都不一定推进得了的工作更加难以推进、摆烂拖炸。这绝非危言耸听,而是在一些地方(单位)已经有苗头性倾向且极有可能不断滋生蔓延。一旦形成气候,就会积重难返,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严重危害。

  党中央下决心整治形式主义,其根本目的是帮助基层从非必要的繁杂事务中解脱出来,让基层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干事创业,这个初衷决不能走偏落空,也决不能变成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极端行为,更决不能把“减负”当作怕事避事的“挡箭牌”、无所作为的“护身牌”、逃避责任的“免死牌”。所以,矫枉过正是一种“病”,必须全方位做好“防”和“治”的系统性工作,确保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地见效,确保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取得实效。

  芒组轩


原文链接:https://ylxf.1237125.cn/Html/News/2024/5/23/44756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