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俊在省党政代表团赴吉林、湖南省学习考察总结交流会上强调
学习吉湘好经验好做法 推进高层次深领域合作
切实把考察成效转化为安徽高质量发展生动实践
王清宪讲话 虞爱华出席
5月23日上午,省党政代表团赴吉林、湖南省学习考察总结交流会在合肥召开。省委书记韩俊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国家重大战略对接的重要指示和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学习吉湘好经验好做法,推进高层次深领域合作,切实把考察成效转化为安徽高质量发展生动实践。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清宪讲话。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虞爱华,省领导张西明、费高云、张红文、刘国宾、陶明伦、张韵声、张曙光、任清华、单向前、孙勇、张祥安出席会议。
会上,合肥市、宿州市、阜阳市和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农业农村厅的主要负责同志作了交流发言。在认真听取大家的发言后,韩俊说,本次省党政代表团外出学习考察主题鲜明,行程紧、效率高,大家一路走一路看,一路交流一路思考,思想受到触动、思路受到启发、作风受到教育,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激发了干劲,达到了预期效果。
韩俊指出,踏上白山松水的吉林,我们看到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吉林“新担当、新突破、新作为”的重大使命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通过考察长春光机所和长光卫星公司,深切感到中国“光学摇篮”强大的科研实力和产业化能力;通过参观一汽总部、红旗文化展馆,切身体会到中国一汽的深厚底蕴和雄厚实力,感受到几代一汽人“产业报国、工业强国”的使命担当;通过参观金赛药业和皓月集团,实地感受到企业浓厚的创新氛围和强大的市场拓展能力。走进三湘四水的湖南,我们看到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正在徐徐展开。在中联重科,领略了全球工程机械五强企业锐意创新的发展活力;在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感受到网络安全、信息安全产业等新兴产业迸发的蓬勃生机;在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湖南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催生的新业态、新产业、新场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韩俊强调,学习吉林、湖南,关键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扬长避短取真经。一要学习吉湘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进取精神,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拉高标杆、争先进位,全力打造“三地一区”、加快建设“七个强省”。二要学习吉湘深耕制造、坚守实体经济的战略定力,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持续放大制造特色鲜明的优势,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三要学习吉湘矢志创新、自立自强的坚定意志,用好用活用足创新资源,扬优势、锻长板、补短板,让创新要素充分流动,让创新资源充分汇集,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四要学习吉湘产教育人、环境留人的人才工作理念,坚持产业、专业、就业、创业一体发展,着力打造最优人才发展环境。五要学习吉湘守正出新、聚势赋能的文旅产业发展思路,以创意招生意,培育更多“永远有变化、始终不过时”的新业态,更好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六要学习吉湘不务虚功、狠抓落实的优良作风,大力倡导“忠专实、勤正廉”,让想干、敢干、真干在全省蔚然成风。
韩俊指出,要以本次考察为契机,在借鉴经验中开拓思路、创新打法,奋力冲刺二季度,确保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一要在科技创新上再加力,全力服务保障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国之重器”,聚力打造三大科创引领高地,增强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办好“人才安徽行”系列活动,推进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坚决扛起在国家创新格局中勇担第一方阵的使命。二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再加力,做大做强汽车首位产业,深化与一汽等整车企业开放合作,加强与吉湘在新能源、航天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领域合作,携手打造一批标志性产业化项目。三要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上再加力,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严守耕地红线,大力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加快建设千亿斤江淮粮仓,深入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做好“三头三尾”增值大文章,切实抓好精品示范村建设,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四要在发展文旅产业上再加力,大力实施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行动,加快武王墩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建设,推动商文旅、农文旅、体文旅、工文旅等深度融合,打造更多文化强省新IP,让文化活起来、旅游旺起来、消费热起来。五要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再加力,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民营企业家恳谈会等制度,抓好营商环境突出问题末端治理,扎实开展“投资安徽行”、“徽动全球”出海行动,持续做好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能级大文章。
王清宪指出,要按照省委部署要求,认真抓好学习考察成果转化运用。要认真学习借鉴长春光机所坚持“四个面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等经验,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贯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把科技创新势能更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转化为新质生产力。要学习借鉴中国一汽自主掌控关键核心技术、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深厚积淀,进一步夯实安徽制造业基础,提升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要学习借鉴湖南以市场化改革激发文化企业活力、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等经验,加强安徽文化品牌建设,既要彰显徽文化魅力,又要发掘安徽长江文化资源,培育壮大“皖字号”文化产业主力军,把文化资源优势更好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