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反腐倡廉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司法前沿

【亮成绩、展形象,二十大精神在支部】 昔日寂静的哇麻村 如今“热闹”了

发布时间:2023-10-27 03:06:47 作者:佚名   来源: 青海党建网

  村集体经济收入由2016年的零元增加至2022年的22万元;

  脱贫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6年的2500元增加至2022年的15700元;

  ……

  近年来,地处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台子乡浅脑山地区的哇麻村发生了不少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新变化,而这村集体经济“破壳清零”,脱贫户稳步增收只是其中之二。

  昔日寂静的龙头山,如今“热闹”了

  对于农村来说,山多林多,水少田少是先天劣势。然而哇麻村上下齐心协力,将发展劣势转变成了乡村振兴的优势。

  山大沟深,气候寒冷,位置偏僻,昔日的哇麻村“深陷”大山大川之间,在高寒山区农牧业难发展的困境之中找不到出路,彼时的龙头山区是闭塞的,更是寂静的。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既然发展农牧产业的老路走不通,那就摸清、用好现有资源,蹚出一条不寻常的新路。

  自2015年,青海省委组织部联点帮扶哇麻村以来,驻村工作队细查村情实际,发现自然环境秀丽壮美的龙头山就是当地发展乡村特色旅游的天然“温室”。随后,一批又一批的驻村工作队沿着发展乡村特色旅游的路子不断摸索前进。

  2019年成立幸福哇麻旅游开发有限公司。2020年挂牌成立龙头山景区。2021年,龙头山景区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正式开园运营。

  龙头山景区最大的变化发生在2023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方面明确指出,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这对准备充分的哇麻村来说无疑是重大机遇。“今年哇麻村与青海国投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携手,开启了村企党建共建、助力文旅发展的新路子。”哇麻村驻村第一书记田宸玮介绍着景区的新变化。

  LOCAL1697513657623NZYYSD031V.jpg

  在龙头山景区可俯瞰互助县城。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通过科学规划、整体布局,龙头山景区划分了自助烧烤木屋区、儿童游乐区、成人游乐区、拓展区、特色小吃区等。同时,为便于哇麻村村民出售当地乡村“土特产”,景区特别设立了农特产品销售区,吸引更多游客登顶龙头山,领略乡村风情,进一步塑造“望得见山川,看得见田地,记得住乡愁”的魅力乡村。

  “今年,互助县的河湟洋芋(马铃薯)宴·食荟龙头山美食节就是在我们景区举办的,吸引了十里八乡的人来龙头山品尝洋芋美食,欣赏乡村美景。”哇麻村党支部书记刘大训补充说,今年以来,龙头山上人来人往,热闹不断。

  “今年年底,我们还要拿出一部分景区收入给村民们分红,这也是首次分红。”田宸玮表示,让更多村民享受到龙头山的生态红利是驻村工作队的心之所盼。

  龙头山的“热闹”远不止于此。

  感服务,党群服务中心改建项目已提上日程;

  观出行,龙头山西侧,从互助县至景区的公路项目已获批复;

  兴产业,村里准备发展蛋鸡产业的同时,还将和企业合作,发展马铃薯深加工产业……

  如今,哇麻村正朝着多种产业齐头并进的目标迈进。

  找不准路子的村民,如今主动了

  养了十来年葱花鸡的马统邦怎么也想不到,这几年越养越赚不到钱了。“原来,一斤鸡饲料九毛钱,2018年前后,饲料涨至一块六七了。”马统邦算起了账,且哇麻村葱花鸡长得慢,个头小,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养肉鸡没啥利润,可以尝试养蛋鸡。”田宸玮的新思路醍醐灌顶般打开了马统邦的思路,“我跟田书记一起去其他蛋鸡养殖场调研过,我自己还多次跑到邻近县区学习研究蛋鸡养殖技术。”思路一变天地宽,尽管蛋鸡养殖方面没有太多经验,55岁的马统邦依然兴致满满,信心十足。

  “我现在一碰上田书记,就喜欢跟他聊蛋鸡养殖的事情。”马统邦表示,还是得多向驻村工作队请教,自己的想法很局限。

  新思路源于思考和调研。“我们观察发现,市面上的鸡蛋价格波动较小,很少大起大落,这就意味着我们的风险较小;同时,我们还了解到,青海60%至70%的鸡蛋来源于邻省甘肃……”为了既能延续哇麻村“一村一品”的养鸡基础,还能拓宽村民致富门路,田宸玮没少下功夫,如今介绍起蛋鸡养殖,他都快成“专家”了。目前,哇麻村蛋鸡养殖场已经开工建设,明年将投入运营,初步计划养殖规模为2万多只,估算仅鸡蛋的年利润就在30万至40万之间。

  无独有偶,村民胡发阔也找田宸玮合计过自己的想法。“想改造改造自家的院子,发展乡村民宿与餐饮。”看着村里发展乡村旅游有模有样,村庄更美了,游客更多了,胡发阔才有底气提发展民宿的想法,也愿意自己投些资金,在此基础上争取些村里的支持,谋划着好好干。

  LOCAL1697513723591XBYCWHKJQC.jpg

  龙头山景区秋景。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一部分村民的积极性已经有所调动,他们增收致富的过程中,还会逐步影响其他村民。”思路决定出路,在田宸玮看来,以前,村“两委”班子干班子的工作,村民又有自己的想法,各干各的,现如今,村民们主动跟村“两委”以及驻村工作队谈思路、谋发展,思想方面的实质性转变,意义深远。

  进一步而言,村民们主动的背后,也折射出大家与日俱增的认同感、归属感。而这认同感、归属感便源自村“两委”以及驻村工作队在哇麻“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

  “驻村工作队不光给我们带来了项目、资金;更重要的是给村里带来了发展思路和方向。”近年来,哇麻的发展村民们看到眼里,念在心里。

  “以前,村里主路坑坑洼洼不好走,开的车一年还得修几回。”

  “以前,冬天进村民家里,普遍都感觉冷,坐不住,现在外墙保温项目实施后,家家户户至少升温3至5℃。”

  “以前用的都是煤炉,家里灰尘很大;现在天然气进村入户了,很多人家都不用煤炉了,家里干干净净,不比城里的生活差。”

  LOCAL16975137510321W0ZCAE8CM.jpg

  哇麻村村容村貌。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村民们一言一语之间,诉说着新变化,寄托着新希望。如今的哇麻发展方兴未艾,如今的哇麻已不再寂静……

  记者手记

  2022年夏,我初次走进哇麻村,彼时龙头山景区正在大搞基础设施建设,由村里自主运营,算是刚起步阶段。马统邦还在养殖葱花鸡,发展蛋鸡产业的想法尚未萌生。打造手套加工作坊、与企业合作推出宽粉产品等发展思路更是无从谈起。

  短短一年,龙头山景区已交由企业科学化、专业化运营管理,村里也已布局了好几种产业,且各个都有推进时间表和路线图,感叹村里变化之大的同时,也能在细微之处见真章。

  客观来讲,龙头山景区的资源禀赋以及区位条件等均没有十足的竞争优势,如何与企业合作让景区效益最大化?并非三言两语就能搞定。包括蛋鸡养殖、手套加工作坊等项目,也不是空穴来风,需要考察调研,权衡风险,更需要有关部门及资金的有力支撑。

  “3个月左右的时间里,田书记已经带着我走访了发改委、交通、电力、学校、乡村振兴、国土、住建等相关部门以及其他好多企业。”今年6月份刚到哇麻村驻村的工作队成员李麟说了这样一句话,简单言语便是对我之感触的最好回应,乡村振兴势不可挡,但如何高质高效振兴?干群齐心,主动作为,历经的千辛万苦自然也会铺就康庄大道。

  喜闻哇麻村党群服务中心改建项目已有眉目,期待未来在新中心再话哇麻新变化。


原文链接:http://www.qhsdj.gov.cn/html/xjdzz/20231020/3008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